《芝加哥》啟示

◎郭宏恬/媒體識讀推廣中心研究員

  2001年由好萊塢明星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與伊旺麥奎格(Ewan Gordon McGregor)所主演之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票房在全球開出紅盤,沉寂已久的歌舞片又開始引領風騷。在2002年,好萊塢又出現了一部歌舞片巨作-《芝加哥》(Chicago)。

「芝加哥」風潮

  電影《芝加哥》改編自知名百老匯音樂劇,原著莫琳達拉斯瓦金(Maurine Dallas Watkins,亦譯莫蓮.屈金斯)於1926年創作了名為《The Brave Little Woman》的舞台劇本,乃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故事背景為伊利諾州庫克郡(Cook County)發生的一件謀殺案。莫琳達拉斯瓦金為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記者,故在劇本中處處批判當時報界追求煽色腥(sensational)的作法。約翰康特(John Kander,又譯約翰戡德)和佛瑞德艾伯(Fred Ebb)則將《芝加哥》改編為音樂劇,並把該劇之情節從描繪報界的腐敗,改為娛樂圈和報界互相利用的現象,以更生活化的劇情貼近觀眾。《芝加哥》1975年首次於美國百老匯上演即大獲成功、嘉評如潮,並獲得十一項戲劇界人士夢寐以求的東尼獎(Tony Awards)。

  此齣舞台劇數次被改編為電影上映,早在1927年就有改編的默片《Chicago》,1942年又有以女主角之名為電影名稱的《Roxie Hart》,而2002年好萊塢又推出由芮妮齊薇格(Renee Zellweger)、凱薩琳麗塔瓊斯(Catherine Zeta-Jones)及李察吉爾(Richard Gere)所主演的電影《芝加哥》,仍是頗受好評,並入圍2003年第七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多項獎項,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勞勃馬歇爾)、最佳男配角(約翰雷利)、最佳女主角(芮妮齊薇格)、最佳女配角(皇后拉蒂法、凱薩琳麗塔瓊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電影歌曲及最佳音效等十三項提名,最後並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及最佳音效等五項大獎。

精彩的《芝加哥》劇情

  電影《芝加哥》的故事背景是1920年代,凱薩琳麗塔瓊斯所飾的薇瑪原是芝加哥舞廳裡當紅的主秀歌星,但因殺害偷情的丈夫與妹妹而被警方逮捕。芮妮齊薇格飾演的蘿西是薇瑪的粉絲之一,雖然出身平凡,但一直希望能像薇瑪一樣站上舞台。當蘿西得知情夫是利用她的明星夢接近她,而非真心想幫助她登台表演時,被欺騙的蘿西在忿恨之餘失手殺了情夫,因而鋃鐺入獄,並在獄中遇到了薇瑪。

  當蘿西得知薇瑪聘請了知名的律師比利(李察吉爾飾)幫她處理謀殺官司時,蘿西希望可以透過薇瑪與比利搭上線,未料薇瑪冷眼相待也無意幫她,幸而蘿西癡情守候的丈夫一再向比利求助,比利才終於鬆口答應協助蘿西,藉由他一向擅長操作媒體的手段,立刻讓新聞記者將焦點從薇瑪身上轉移到默默無聞的蘿西。向來想要成為眾人焦點的蘿西,一旦變成鎂光燈下的主角,便無論如何都不願將此寶座拱手讓人。在此部電影中,蘿西、薇瑪和比利為了抓住媒體而使出的種種招式,正是電影《芝加哥》中最精采的部分。

喜好緋聞與醜聞的媒體

  「小報化」(Tabloidization)的現象,起源於西方商業化的傳播媒體。所謂小報化即是指媒體的報導取向採取煽情主義,對花邊新聞或醜聞有特殊偏好,而不以正經嚴肅的國家社會大事做為關心的焦點,傾向吸引低收入層次市場來獲得最多的收益,而電影《芝加哥》中即點出了這樣的媒體現象。
  
  在1920年代,最為普遍的大眾傳播媒體是報紙,蘿西謀殺情夫的事件由於戲劇性夠,故而登上了報紙的頭版,立刻引起了社會大眾的注意,蘿西亦成為當紅的新聞話題人物,不僅廣播媒體以即時轉播的方式報導蘿西案件開庭的情形,報社甚至事先印好蘿西被判有罪及無罪的兩份報紙,在第一時間得知判決後,便由報童以號外方式叫賣符合判決結果的那份報紙,以「充份的準備」搶得商業先機。

紅或不紅都是一瞬間

  美國的普普派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說:「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body will be world famous for about 15 minutes.)。」在電影《芝加哥》中,首先是身為紅牌歌星的薇瑪因謀殺親夫被逮捕而更加出名,接著則是默默無聞的蘿西因為槍殺情夫而成為媒體焦點,正當蘿西沉浸在名氣當中時,由華裔女星劉玉玲(Lucy Liu)客串演出的角色,因為犯下情殺案件幾乎就要搶走蘿西的鋒頭。當時的媒體已然如此不斷追逐新的話題人物,爭相報導各個具爭議性的故事,更遑論是今日產業生態更複雜,競爭更激烈的媒體了。

媒體功能趨於窄化

  媒體以名人的個人背景故事寫成報導來吸引讀者的目光,藉由販賣名人隱私來獲利,同時滿足平凡讀者偷窺名人的慾望,而越是煽色腥的內容越是大受一般民眾歡迎。想要成名的人則利用人們的好奇心,「爆料」自己具有市場價值的私生活,順勢成為傳媒寵兒,享受被注目的感覺。在這種看似三方通贏的局面下,讀者既可享受輕鬆簡單的娛樂,媒體也可以在利潤上大有斬獲,意圖成為紅人的亦可享有盛名,但媒體的功能卻將越來越限縮於提供基本的消遣,而其他的功能如提供資訊、解釋事件的意義、傳遞文化或是動員社會的活動等都有可能被排擠。

  德國的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學者哈柏瑪斯(Jürgen Habermas)曾提出「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認為媒體可以成為一種私人領域外的社會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可以產生公共辯論,甚至促進民意的形成。然而商業化的媒介結構,卻會影響公共領域的品質,甚至對公共領域造成傷害。反觀國內如今的媒體現況,娛樂性越強的媒體確實發展越來越好,賣的最好的報章雜誌正是以醜聞或桃色緋聞報導為主。如此演變下去,政治、經濟等重大議題相對於軟性話題而言反較不受大眾重視,長期下來的確可能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影響。

  《芝加哥》這個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黑色喜劇,正如傳播媒體近年來的縮影,電影中罪犯與媒體相互利用的景況,顯現出人性的自私與偽善,真理不但未能越辯越明,價值反而更加扭曲。《芝加哥》以不帶教條的諷刺手法,在詼諧戲謔之下點出媒體與新聞人物間關係的荒誕可笑。今日炙手可熱的紅人,明日隨時會被下一個爭議焦點取代,嗜血的媒體日夜緊抓一波波的新聞潮流,直到話題人物不再有任何剩餘價值,載浮載沉的卻不只媒體記者與新聞人物,更包括了自以為是局外人的閱聽大眾。觀眾、讀者,誰能真的「旁
觀者清」,絲毫不受媒體操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