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鄭文燦:3月底完成華視公共化 台視約在6月底完成公共化

記者/張琇媛
 根據蘋果日報、聯合報16日報導,新聞局長鄭文燦昨天宣布,行政院長蘇貞昌已同意3月29日為華視公共化的基準日,華視將在3月底前將公股全部捐給公共電視,完成公共化目標。

 鄭文燦表示,頻道整合之後,公視與華視的名稱均不改變,「新公廣集團元年」正式展開,華視公共化並非公視一台。至於新任華視總經理確定人選目前公視基金會尚未決定,目前請辭待命的華視總經理江霞沒有連任意願,將留任至華視完成公共化為止。此外,台視公共化的進度,約在6月底完成。

 鄭文燦說,新聞局7日已核定「無線電視股權轉讓審議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擔任召集人,預計在上半年完成無線電視公股釋出作業,而公視將在19日及3月1日和15日舉辦「許公廣集團一個未來系列座談會」廣徵各界意見。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的典範 讓人永遠懷念」

 
   
 
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孫運璿昨天凌晨病逝於台北榮總,遺體昨天上午在牧師周聯華(左一)引領、大女兒孫璐西(左四)、大女婿黃鎮台(左五)等親人陪同下移至榮總懷遠堂冰存。
記者侯世駿/攝影
 
 
 
【本報記者/台北報導】總統府資政孫運璿不幸辭世,陳水扁總統與呂秀蓮副總統昨天下午親赴設於台北榮總的靈堂致哀。總統府昨天表示,陳總統及呂副總統至感哀傷,希望孫夫人暨孫家家屬節哀順變,陳總統也指示總統府全力協助辦理治喪事宜。

陳總統及呂副總統認為,孫運璿為國奉獻一生,親自參與台灣超過半世紀的改革、建設與進步,擔任經濟部長及行政院長期間,更推動多項經濟與交通建設,奠定台灣經濟發展重要基礎,協助締造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堪稱台灣經濟推手;即使晚年身體不適,仍十分關心國事,善盡針砭,令人感佩。

總統府強調,孫運璿畢生功在國家,深為國人所敬重,如今賢者驟逝,實為國家重大損失,陳總統、呂副總統與全體國人同感無比不捨與傷痛。

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也到孫運璿靈前致意。王金平回憶,當年他從企業界轉任立法委員後不久,孫運璿出任行政院長,孫運璿一度把他和同在企業界的王又曾搞混,看到王又曾時直稱王又曾「王委員」。

王金平說,他當民代時與孫院長溝通,孫運璿總是樂意聆聽討論,完全沒有官僚作風,即使後來中風行動不便,只要國民黨有活動,孫運璿也一定參加,顯示他一生對國民黨的忠心、關懷及期待。

正在愛爾蘭訪問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推崇孫運璿對國家的貢獻,「現在雖然他離開我們,但留下來的典範,會讓我們永遠懷念。」

馬英九說,孫運璿對國家的貢獻,所有人有目共睹、印象深刻,尤其是孫運璿在抗戰勝利後來到台灣,從日本人手中接管電力設施;孫運璿可說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功臣,在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多項工作,把台灣發展穩固下來,「他的貢獻大家感佩在心。」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說:「廿四年前孫運璿曾邀我回台,並給我三年的心理準備,否則我可能不會來台灣。」

張忠謀說,孫運璿一九八二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找他來台灣工作,但他因當時在美國工作不能來,直到一九八五年才決定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張忠謀說,孫運璿一九八二年的邀約,是讓他做好準備、決定回台灣的關鍵因素。

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也說,孫是少數能看到台灣產業前景,且實踐的人。

林信義指出,孫運璿在經濟部長任內,與當時的財政部長李國鼎攜手打造台灣經濟的良好基礎;擔任行政院長時,基於產業需求,派年輕工程師赴海外深造,促成台灣IC產業發展,目前台灣IC產業的成就,都是孫運璿當時的眼光才有的結果。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02.16  中國時報
公共審議,是民主礎石
丘忠融/北縣永和(出版社編輯)

 

    日昨黃丞儀「審議不一定民主」的有趣論點,我想其中關鍵就在於「團體極化」現象:意見相同的人討論之後,往往會激化更為極端的意見。然而,「審議民主」是否真如作者所設想的前途黯淡,或端賴「說理」過程來改善?我卻有不同的見解。

    「審議民主」是學界近來熱切討論的話題,若以著名的「政治公共領域」理念來說,一個較為完整的公共審議過程,大致必須有下列條件。首先,參與討論者的組成是多元的,這種多元不但是成員的「意見同質性不能太高」,更需要兼顧政治立場、族群認同、居住地區、職業類別等的比例性。

 
    其次,像哈伯馬斯等知名學者不但重視說理過程的合理性,也冀望理性溝通的「影響力」能合理介入政治運作過程。相信符合上述要求的審議過程,不但能免除激化對立的疑慮,甚且能促進國內民主政治的有效運作。

 

    其實國外較為進步的公共媒體,早有相關節目旨在促進全民的理性溝通。就拿英國BBC的Question Time為例,該政論性節目每周不但開放全民透過網路等管道來設定論題、指定參與論辯的來賓名單,在邀請現場觀眾上,也會顧及前述政治立場、族群認同、居住地區等面向的平衡性。希望國內即將建立的「公共電視集團」,也能擔負起這種公共論辯渠道的角色。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腦新世代 思想行為大不同
 
 網際網路發達,所建構出來的虛擬世界,讓人可以輕易主宰一切。以學校生活為主體的青少年族群,越來越依靠電腦來處理所有的學務和事務。網路造成的許多特性,正逐漸使傳統的價值觀崩潰...
 
你可能發現,孩子每次做功課時,總愛開著電腦和電視,有時還戴著隨身聽的耳機,手機也放在一旁。或許你會擔心,這樣能專心做功課嗎?他們卻告訴你:要是沒這些東西的話,他們才沒法子用心。

 

別以為只有你家的孩子這樣。現代的孩子或許因為從小接觸電腦和網路,已經慢慢習慣在多媒體中同時做多樣的「工作」。

 

這種複雜模式的工作環境,對孩童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其實,不少專家也很想知道。或許由於社會對這群新生代的了解和注意不夠,科學家一直不曾深入探討現代科技對他們的影響。

 

最近,美國已經發現這群現代孩童不僅生活模式和父母那一代大不相同,他們的思想及行為方式,甚至觀念上,都和傳統有不小的差距,因而引起注意。在國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見。

 

但對所有父母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到底有沒有問題?新的科技媒體對他們會有什麼不良影響嗎?探討這個問題,得先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

 

以視窗多媒體為核心的這群孩子,坐在電腦桌前,總是一副不得閒的樣子,手指在鍵盤上拚命敲打,為的是跟好友在線上哈拉,一會兒網路電話鈴聲響起,又趕緊戴上耳麥跟來電的人八卦一番,順帶把後頭電視機正在播出的名人緋聞,Key給對方。

 

可以在同一段時間中,同時操作這麼多的功能,可能令你自歎弗如,其實比起早年的電腦玩家,他們也顯得高竿得多。要想像他們這樣可不簡單,因為你得對不斷推陳出新的資訊軟硬體,永遠保持高度的興趣,才能讓自己處於流行尖端。

 

當然,為了和朋友在電腦上溝通方便,中文打字的速度也得講求,而為了讓中打速度夠快,新興的網路語言應運而生,「這樣子」,可以變成「降子」,「你好嗎」可以變成「ㄋㄏㄇ」;或者利用英文字母來處理複雜的詞語,例如OGS代表「歐吉桑」,甚至,允許同音字夾雜,只要對方看得懂即可;有人把這種「文法」戲稱為火星文。

 

類似的技巧確實提升了中文輸入的速度;更要緊的是,特殊的新語言文化,更讓他們有認同感,也有了共同遵循的遊戲規則。

 

講究效率的結果,「等待」變成了一種罪惡,每個人都把自己視為宇宙中心,所有的人事物都得順應自己,因此,他們普遍缺乏耐性。這種特性反映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上,總是對父母顯得不耐煩,充其量父母只要負責提供金錢,其他都可以不必過問。

 

事實上,就算是與網友間的互動,也常會以自己為中心,所有的別人都要順應要求,不然,就開發新的網友。

 

新世代的這種特性,和電腦的演變關係很大,有人甚至戲稱說:都是比爾蓋茲惹的禍。

 

電腦從早期的單工,逐漸轉變為多工、萬能,加以網際網路發達,所建構出來的虛擬世界,讓人可以輕易主宰一切。以學校生活為主體的青少年族群,越來越依靠電腦來處理所有的學務和事務,加上網路帶來的匿名、隱藏性、高度排他性等優點,讓這群人日益龐大。

 

富邦文教基金會連續三年的調查顯示,有五成大學生回到家就開電腦上網,半數年輕族群表示生活裡不能沒有電腦。過度沈溺於這個多媒體世界的結果,一方面讓這個族群可以主宰一切,另一方面,卻也導致他們從自己為中心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比較令人擔憂的是,網路造成的許多特性,正逐漸使傳統的價值觀崩潰。譬如說,寫作業時,找些網路上的資料來改比較快,是否出自己手不要緊;又如因為缺乏經濟能力,所以,軟體能免費最好,否則就到地下網站下載盜版,而且越能弄到最新、最貴、最嗆的貨,越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此外,一切依附在這個自我和虛擬的世界裡,使得這個族群更封閉,也更易受到網路的影響。於是,這個族群越來越封閉,實體的人際互動,逐漸被電子訊號取代,夕陽的絢爛、清新的早晨空氣、徜徉在草坪上的感覺…一切都變成文字敘述,而不是實際生活中的記憶。

 

這些原本應該從接觸自然而產生的記憶,現在都可以從虛擬的多媒體取得,年輕族群不再跋山涉水去感覺,因為搜尋引擎和影音光碟可以提供。

 

去年,日本曾發生諸多網友相偕自殺的事件,也是一例。因為他們太過自我中心,現實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心理受挫的程度可能超過父母所能想像,也更讓這群人不願意步出戶外,面對真實的世界。

 

雖然在目前,沒有人說得上科技媒體盛行對下一代可能有怎樣的影響,但從整個社會對青少年許多表現的評價看來,新科技似乎已經出現一些不良副作用——當然,這還有待專家深入的探討...

 

專家看法》善於組織歸納 原創性匱乏

 

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高度資訊化和數位化以後,固然會提高效率,卻也讓人越來越沒有耐性。年輕人從小在多媒體環伺中成長,講究效率是很自然的事。不過,一切講求效率的結果,會讓人逐漸忘記深思熟慮的好處,做學問時,也容易不求甚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習慣在網路上扮演多重角色的人,久了難免發生混淆,總有一天會忘了我是誰;就像演員入戲太深,下了戲以後還無法從扮演的角色中抽離。畢竟大腦受環境影響,和行為間又有交互作用,因而衍生出難以負荷的精神壓力讓人憂心。

 

另外,電腦及網路只利於瀏覽,真正有需要的資訊還是得下載,回歸到紙本精讀,否則,習慣了快速瀏覽,下載及複製,最後會讓人忘記思考,慢慢就習慣不會多加思考了。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張學岭:年輕人過度依賴網際網路,資訊取得太容易,複製和貼上的動作已經逐漸取代過去跑圖書館,作筆記的苦功夫。可是,捨棄傳統思考,吸收的老法子,改用蒐尋,整合的技巧,會逐漸遠離閱讀,知識只是不斷的資訊蒐集與整理,不再有累積效果。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陳質采:高度數位化的工具令現代年輕人越來越善於組織、歸納,但原創性卻相形顯得匱乏。現在很多學童可以用電腦所附的圖案、色塊拼出很熱鬧的畫,卻無法憑靈感或思考提筆作畫,就是很好的例子。

 

提供替代休閒 把孩子從超現實拉出來

 

怎樣把孩子從沈浸在多樣媒體的超現實環境裡「拉」出來?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長洪蘭夫婦對待唯一寶貝兒子的作法,或許可提供不少家長參考。

 

「我讓孩子體驗冬天窩在棉被裡看書,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洪蘭笑說。而且,她花功夫買了好些經典名著讓兒子細讀。讓孩子有機會嘗試,才能「比較」。

 

但畢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洪蘭的兒子還是在電腦上看完整套哈利波特。

 

不過,曾志朗家裡沒有電視。洪蘭說,1992年從美國搬回台灣時,電視機摔壞了,兒子也沒要求,就順理成章沒補貨;一家人過著沒有電視干擾的生活,「真的省下很多時間作別的事」。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常玉慧只要出門,一定會把電腦滑鼠藏起來。在她家,只有將分內事完成的人才可申請上網,而且電腦放在公共區域,孩子上哪些網站瀏覽,都逃不過她的法眼。

 

臨床心理師游乾桂則提醒家長,提供孩子替代休閒方案,家人一起散步、談心、騎腳踏車,都是很好的選擇,避免孩子過度依賴媒體。

 

【記者梁欣怡、楊清雄/特稿】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預購」是新型網路購物模式?
 APPLE的iPod shuffle在台灣上市前,在網路上便掀起了一股莫名的預購風潮,小到奇摩或是eBay拍賣上的個別使用者,大到PChome這個聞名的購物網站,都相繼推出了預購的服務...不免讓人思考「網路預購」這個網路購物型態成為另一種常態的購物方式的可能性。
APPLE的iPod shuffle在台灣上市前,在網路上便掀起了一股莫名的預購風潮,小到奇摩或是eBay拍賣上的個別使用者,大到PChome這個聞名的購物網站,都相繼推出了預購的服務,而這次iPod nano更是青出於藍,在網路到處都可以看到預購的訊息,因此也不免讓人思考「網路預購」這個網路購物型態成為另一種常態的購物方式的可能性。但在談論「網路預購」是否能夠成為一種購物常態前,我們或許必須從製造商網路購物業者以及消費者等層面來思考,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周延的結論。

從製造商的角度來思考,網路預購可以提供製造數量的相關訊息,讓廠商可以更精準的預估市場的需求量,所以應該沒有反對「網路預購」的理由。再從網路購物業者(從個別販賣者到大型網路購物業者)的角度來思考,更是沒有拒絕其成為常態的必要。因為在舉辦網路預購的過程中賣家至少能夠掌握以下的優勢:

一、事先收取貨款,增加資金的運用靈活性,而且這部份通常都還有但書,對於交貨期比較長的稀少性商品,通常貨款還可以跟著售價的變動調整,所以比較不會擔心因售價變動造成損失的情況。

二、挾較高的訂貨數量增加和廠商議價的籌碼。

三、增加日後跟廠商要限額商品的數量額度。

因為以上的種種優勢,網路交易賣家也沒有拒絕網路預購的理由,甚至應該更積極的鼓勵預購制度來增加網路交易中的收益。

不過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這也是最複雜的部分。就消費者的思考而言,「網路預購」中比較重要的動機要素主要在於商品的「稀少性」、「新鮮感」或是一些特殊的贈品,此外在確認交易完成之後,價格和其他通路相較下是否較優惠的優惠,也是影響消費者日後參加預購的重要因素。

從「稀少性」來說,限量加上特殊贈品的商品是最容易引發消費者參加「網路預購」動機的因素,而且在商業運作模式中,「大者恆大」,以及「獨家代理」這種模式越來越常出現,很多限量商品一出現幾乎都只有單一的取得管道,如果以其他管道取得商品,可能還必須面對語言介面差異、維修保固等問題,在這種條件下,參加代理商舉辦的預購活動以便能順利的取得限量商品,便成了推動預購的重要關鍵。而且廠商在舉行預購活動時有時也會搭配一些特殊贈品或是特殊樣式來促銷,藉此來增加消費者對商品產生獨特感或是增加收藏的價值性,也能間接推動預購的風潮。

即使是不具稀少性的產品,如果能夠抓住「新鮮感」,也能有效的吸引消費者參加預購,例如SONY的PSP和最近APPLE MIGHTY MOUSE都具備了這個條件,因為國外媒體的推波助瀾,加上一些個別從國外購入商品使用者的介紹,讓這些產品在代理商尚未正式引入之前早就具備了高知名度及一定的「新鮮感」,因此在網路預購一推出時也能順利吸引一定的預購熱潮。甚至在某些社群中上這些產品的擁有與否也成為某種形式的認同標誌,或是加入某些議題的門檻,這些因素也對於網路預購有些許的推波助瀾效果。

另外對消費者來說,價格當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預購和其他購買不一樣的是預購通常也是一種大型的團購,所以數量上有一定的優勢,如果不是限量限價的產品,多少都會有銷售金額上的折扣。這時如果價格上能夠較正式推出商品或是個人購買時的價格優惠,對於網路預購也能有所幫助。基於以上的思考,不論從製造商、經銷者或是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推動「網路預購」的正面因素似乎比較佔上風,只是在正面因素之外,「網路預購」也有一些負面因素的存在,如果無法克服消費者對於這些負面因素的困擾,「網路預購」似乎就還不足以說成熟到可以作為一種常態性的網路交易型態。

這些負面的因素包括了「貨品是否能準時交貨」、「在訂購完成後是否廠商會出現足以威脅預購商品價值的新一代商品」、「售價若降低時是否能取回應得之差價」「價格會否會因為其他引入管道的加入而不再優惠」...等等。因為多數的網路預購時並沒有所謂的契約形式可言,廠商也通常不會對貨物逾時交貨與否做出一些賠償條例,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講,這樣子的形式會比較吃虧,而從最近幾次大型的網路商品預購的時程均有所延遲的情況下,這種隱憂勢必也是日後消費者參與網路預購前會加以評估的項目。

另外,在3C產品的預購期常常也會發生下一代產品同時出現的狀況,這時預購前所著眼的「新鮮感」便會有所改變,甚至會認為廠商有故意隱瞞資訊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如此對於日後該廠商的預購活動參加意願自然會大大的降低。

至於因為售價方面的變動,消費者常常也會在意買到的商品是否較其他通路來得便宜,光就這次哈利波特的預購事件來說,當通路與書店間的默契被打破時,預購消費者那種經過長期等待卻買到比別人貴的書籍的不滿可想而知,這時廠商如果無法提出一些價格上的調整措施,也可能喪失這些不滿的預購消費者(即使是實體通路也因應此事件紛紛實施買貴退費的保證來消除消費者的疑惑,所以這也應該是網路購物業者日後舉辦預購活動應該思考的部分)。除了默契的打破之外,引入管道的增加也可能造成商品迅速的價格崩跌,這時候也應該思考對於預購消費者應有的價格保障或是補償措施,才能有效挽留住參加網路預購者的再次消費意願。

在正反面因素並陳之後,我個人的結論是網路預購應該有條件成為一種常態性的網路購物模式,只是目前的網路預購對於消費者的保障實在不足,如果網路購物業者有意擴大網路預購的規模,並作為一種常態的經營模式,那麼便應該對於負面的因素提出解決之道,真正達到讓製造商、網路購物業者及消費者三贏的局面。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嘜阿喜」靠網路惡搞走紅
 
 完全聽不懂的外國歌曲,會紅嗎?答案是:會!迪士尼動畫片《四眼天雞》裡小雞熱舞的那首羅馬尼亞歌,就運用網路惡搞,逗趣的創意讓網友爭相轉寄點閱,形成一股全球狂熱現象。
 
作者:楊文菁

一首歌可以透過網路紅到什麼程度?《老鼠愛大米》也只不過是在華文圈裡傳頌,羅馬尼亞文歌曲《檸檬樹下的愛情》(Dragostea Din Tei)不僅在歐洲走紅,透過網路的力量,讓美國、日本以及台灣都陷入瘋狂。

如果你還不知道哪一首是《檸檬樹下的愛情》,至少看過迪士尼動畫片《四眼天雞》小雞熱舞的預告片,裡面那首唱著「Mai-A-Hi、Mai-A-Hu、Mai-A-Ho、Mai-A-Haha」的歌曲,正是這首近來紅到發紫的歌曲,熱力十足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現在台灣的艾迴唱片趁勢推出「嘜阿喜」KUSO(惡搞之意)風音樂錄影帶,並舉辦網路KUSO活動,讓這首歌更加聲名大噪。

 

十九歲高中生成網路偶像

 

這首《檸檬樹下的愛情》,原本是羅馬尼亞的男子舞曲團體歐龍(O-Zone)於二○○二年發行的歌曲。去年初,薩爾瓦多的模特兒歌手海杜琪將之重新翻唱,又將這首歌推向歐洲各國舞曲冠軍寶座。紅遍歐洲各個角落後,去年下半年美國也發行了這張專輯。起初並沒有受到多大注意,但人算不如天算,年僅十九歲的高中生蓋瑞(Gary Brolsma)一個不小心,靠著網路快速傳送的力量,意外將這首歌在美國發揚光大。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去年年底,蓋瑞突然想錄製一段搞笑影片給他的朋友們,於是架好了網路攝影機,隨機找了一首輕快的歌,也就是《檸檬樹下的愛情》,開始惡搞,自創雙手高舉、表情誇張的「Numa Numa舞」。沒隔幾天,這支影片出現在線上影片分享中心newgrounds.com上,引起網友廣泛傳閱造成話題,隨後ABC、NBC等電視節目還邀蓋瑞上節目,《紐約時報》等傳統報紙也開始報導,將蓋瑞稱作「無心插柳卻一砲而紅的網路偶像」。

蓋瑞此舉成了其他網友針對這首歌惡搞其他版本的開頭,廣大的蓋瑞迷還為他設置網站,上面可以看到網友自己改編的各種版本,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以模仿蓋瑞為主,包括蓋瑞動畫版、樂高玩偶版等;另一種則是用各種英文「諧音」,來發羅馬尼亞文的無厘頭作法。這些影片在網路上流傳,成了熱門話題,甚至在威基百科(WikiPedia)上都可以找到「Numa Numa」現象,《紐約日報》形容「有如洪水般一發不可收拾」。

 

全球走紅模式史無前例

 

網路發酵熱潮傳入日本,艾迴唱片在日本發行這首歌,一開始也想走網路惡搞風,畫了一個以「貓」為主角的動畫當作宣傳MV,將日文發音配上歌詞,例如「Numa Numa」和日文「喝吧喝吧」音似,當場這首紅遍歐美的歌曲到了日本,成了帶有勸酒意味的歌曲,不過卻因為這隻卡通貓的版權問題未獲得解決,使得歌曲必須下架。

但這並不影響歌曲在日本的擴散速度,不但引起偶像團體在節目中搞笑翻唱,也出現網友在網路上的改編版。活躍於日本網路界的Technorati(部落格匯集網站)執行長伊藤穰一,今年初還在他的部落格裡提到日本正為這首歌陷入瘋狂,「我有許多朋友甚至搶著到亞馬遜網路書店下單購買專輯,」他寫著。

台灣艾迴國際部副理吳智聰表示,這種完全聽不懂卻又可以紅遍半個地球的歌曲,並沒有太多先例可循(上一首應該是十年前的《麥卡蓮那》,那時網路卻沒這麼發達)。在台灣發行這首歌前,台灣艾迴觀察國際經驗,發現「歌詞在地化」與「網路惡搞」是兩大元素,而且「聽眾似乎不在乎到底是誰在唱這首歌」,台灣艾迴國際部經理吳明倚說,這是台灣音樂產業上第一次有唱片公司願意冒險砸下上百萬預算營造虛擬人物「章孬玩」,搭配無厘頭的歌詞及畫面,首波採取六十秒短片在網路上流傳的宣傳策略,一個月之後才開始推電視廣告。

 

台灣也玩網路惡搞炒氣氛

 

而上個月成立的官網上,同時舉辦網友KUSO比賽,歡迎大家發揮創意,讓這首歌在台灣繼續藉由惡搞炒熱人氣。果真,短短一個月這首歌已衝上KKbox下載排行榜冠軍,專輯銷售成績擠入西洋歌曲第二,操作之成功使得虛擬人物「章孬玩」成了網路偶像。甚至有媽媽在網站上留言,正在呀呀學語的小朋友,因為看到了電腦螢幕上的章魚動畫而停止哭鬧。

「不僅對艾迴來說是創新的行銷方法,這現象也是音樂界的創新案例,」吳智聰說,網路的散布以及網友的創意,讓這首歌曲打破文化疆界,儘管不懂原詞的意義,卻有看得懂的惡搞歌詞可以朗朗上口;肢體語言也一樣,美國人跳蓋瑞發明的「Numa Numa舞」,台灣艾迴也將出版「章魚帶動唱」。

同一首歌,藉著網路KUSO,集結眾人的力量各自發展出熱鬧滾滾的在地化版本,也許經由這次《檸檬樹下的愛情》攻占半個地球之後,下次不知道從哪個遙遠國家來的歌曲,說不定也會比照這個模式大紅特紅。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星頻道換照 官派審議委員會侵犯新聞自由

楊志弘
 政府不應該也沒有權力透過一個官派的審議委員會,來審查監督政府的新聞頻道的存廢。在民主國家中政府審議一個新聞頻道,是嚴重侵犯新聞自由和傷害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

 新聞媒體對於任何來自政府的壓力,都應堅持新聞專業的立場,不能輕易放棄。政府對新聞自由的侵犯,不只是打擊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更嚴重的侵犯到憲法上保障的言論自由。此次,新聞媒體在面對政府的壓力時,未能堅持應有物專業的立場,令人遺憾。

 在沒有NCC之前,審查的委員會必須交由非政府指派的社會公正人士審查,不應由官派的委員獨斷決定。此次審議委員會的委員中仍具有官員身分者,加上審議過程、標準和結果,均未能對社會大眾公開,審議結果的爭議自是難免。尤其針對新聞頻道的審查和廢止,更是嚴重侵犯新聞自由。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機上盒出貨突破 3月底台灣進入數位時代

記者/鄭英廷
 根據台灣日報13日報導,台灣5家無線電視台在數位化1年半後,各式的數位電視接收器〈俗稱機上盒〉出貨已正式突破85萬台,保守估計2006年3月底前即可播百萬大關,台灣將走入數位時代。

 報導中指出,為配合政府數位化政策,台灣所有新出廠的29吋以上的電視機都必須內建數位接受器,2008年以後台灣將買不到類比電視機,到了2010年政府將回收類比電視訊號傳送。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理事長、台視總經理鄭優表示,現在距離數位機上盒破百萬的目標已經非常接近,到時台灣就真正進入數位時代了。

 無線數位市場的發展蓬勃,除了給無線數位家族後盾,也漸漸推出更多創新優質的節目,還將促使MHP〈多媒體家用娛樂平台〉互動功能發展更成熟,提升民眾生活的便利。自2004年7月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台灣就正式進入數位時代,只要家中裝機上盒,就可以接收到全台9大主站及6大補隙站發送的數位訊號,而收看無線數位的14個頻道,目前數位電視電波服務總人口數約為全台總人口數的85%以上。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媒體報導之社會意涵及責任-----鄭貞銘(文大新聞所系教授)

1945年6月30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實用社會科學研究所,利用紐約報紙派報工人罷工的機會,進行了報紙讀者動機的研究。
閱聽人每天都在閱報,但是他們為什麼要讀報,其動機究竟何在?沒有了報紙,又將如何?在這個有意義,影響深遠的調查中,他們發現:讀者讀報,有自覺性與非自覺性兩大動機:
一、 自覺性動機:
(一) 報紙供給有關重要事物的消息與意見;
(二) 作為每日生活的的輔助;
(三) 幫忙讀者暫時產生逃避現實的作用,以鬆弛營生機能。
(四) 幫助讀者提高社會地位。
二、 自覺性的動機:
(一) 閱讀的習慣;
(二) 不安全感的滿足;
這個調查成果,不僅建立了新聞學的重要理論,也對報業發展產生重大的指導作用。
從此,一家報紙皆以新聞報導與評論為第一要務;而評量一份報紙之權威與否,皆以其能否提供正確、客觀、完整,且可讀性的優質新聞報導與獨立、勇敢公正的言論為標竿。
最近訪問臺灣的紐約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沙茲柏格曾說(註1),堅持作知識份子的報紙。
沙茲柏格強調:質報就是一份對讀者需求作出貢獻的報紙,讀者買我們的報紙,是因為他們想要了解廣泛的議題,包括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藝術等,他們要求報紙內容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在自由民主社會中,報紙被譽為第四權,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種權力,其目的在為防止權力的腐化,為政治人物樹立鏡子,為民眾提供真相。所以沙茲柏格說:「媒體不是要支持政客,不是當傳聲筒(註2)。」
既然報紙被稱為民主制度的「看門狗」、「告知者」者、監督力量,則提供正確無誤的新聞,乃是報人天經地義的第一要務。
不正確的新聞,不僅被明眼的讀者恥笑,並失去對報紙的信賴;傳媒的公信力與報人的榮譽,自然也就逐漸淪喪。
同時,政治民主化自應以社會民主化的基礎;新聞事業本身為社會體系之一環,其新聞報導之正確與否,更成為社會輿論之基礎:如果報導失實、誇張,甚至扭曲,則社會之認知基礎薄弱,其是非標準、價值體系,亦隨之瓦解矣。
美國記者道德律第一條:「新聞記者之第一責任,為報導正確的、無偏見的事實於公眾之前(註3)。」
中國記者信條第四條:「吾人深信:新聞記者,正確第一。凡一字不真、一語失實,不問為有意之造謠誇大、或無意之失檢致誤,均無可恕。明晰之觀察、迅速之報導、通俗簡明之敘述,均缺一不可(註4)。」
新聞事業之報導責任,首在報導正確、無偏見的事實真相於大眾面前。基於媒體的影響力,社會有太多太多力量企圖利用報紙,以遂其各自不同的目的,所以記者必須養成公正、嚴謹的態度、多方求證,養成懷疑與查對習慣,決不可「不求甚解」,甚至「強不知以為知」,更不可「大膽假設、遂然下筆。」而熟悉採訪範圍,又能不為其偏見所囿、跳脫出來,以超然客觀態度報導,是一輩子也學不完的課題。
客觀是公正的基本,但人類通常都具好惡與是非觀念,而是非觀念又易為好惡感沖淡,以致不能公正不阿;所以為求報導公正,須跳出主觀情感,而採客觀的立場。
自新聞與意見分開後,新聞尚客觀、意見尚權威,兩者各有分際,不可混淆。這是優良新聞傳統,是必須堅持的基本信條。
在人類進入網路和電子時代,傳統新聞媒體在報導時要求力求完整與表達的「可讀性 (readability)」都有待進一步努力與強化。
所謂完整,不僅求消息不要祇是一麟半爪、斷章取義,更要求格調的一致。而一則完整的新聞,還要為讀者作註解的工作,註解時祇能以客觀的資料,避免內行讀者的厭煩,更不可形成喧賓奪主的現象。
至於可讀性在於發掘情趣、親切生動,給閱聽人真實感,像一幅畫一樣浮現於人的腦際。
上述理念,是新聞學的優良堅持,也是新聞報導具社會意涵的基本認知。
但是,目前媒體報導的偏差,卻是有一部分媒體仍然以女人 (women)、金錢 (money) 加犯罪 (wrong doings) 三W為導向。大肆渲染反常事情,一切以「市場導向」為能事(註5)。
以世界傳播鉅子莫達克為例,他同時擁有英國最具聲望的泰晤士報和銷數最大卻最為激情作風的「每日太陽報」。他說,就是為了賺錢,祇要市場有某種需要,他就會出版某種報紙。但莫達克的說法是令人質疑的。如果傳媒祇知賺錢,是否還能擁有專業所能擁有的自由與特權,令人懷疑。因為我們認為,祇有善盡公共利益的職責,才是享受自由民主社會、享受新聞自由的前提。
當前新聞媒體的負面報導作風,令人質疑之處舉不勝舉。例如:
一、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報紙在國際新聞的報導上,新聞來源仍然普遍依賴外電及通訊社,國際新聞資訊流通仍然失衡,普遍依賴英美等國家的外電消息,而圖像化的報導,以及國際新聞走向娛樂化、趣味化,以及國際政治報導的走偏鋒,也無助於國人國際觀的提升(註6)。
二、商業力量對媒體的影響前所未見。電視要看收視率,報紙、雜誌要看閱聽率,臺灣白曉燕事件、香港陳健康事件,都可以印證媒體的嗜血。媒體內涵的弱化,在報導時充分表現的是掠奪文化(註7)。
三、電視新聞的現場採訪與幕後剪輯,幾乎使電視記者成為「說故事的人」。以不久前發生的倪敏然事件及千面人事件為例,一群態度強硬的記者逼問夏禕及千面人嫌疑犯的種種景況;記者猶如司法官拷問犯人,句句帶刺、咄咄逼人(註8)。
研究者早就質疑,目前媒介所呈現的並非「社會真實」,而祇是「媒介真實」;透過現場的符號操弄和人為操控,硬「做」出來的新聞(註9)。
四、渲染色情、暴力,侵犯隱私、誹謗他人名譽,乃至干預司法審判之事,早已司空見慣。根據「新聞周刊」統計,美國在1976至1983年間,媒體被控案件,案情較大的高達106件,其中有85%新聞界敗訴,而賠償金額在百萬美元以上的高達24件。
五、由於青少年在成長期判斷力弱,對傳媒所傳達的訊息更是無抵抗力,再加以社交範圍狹窄、訊息管道少,而父母、師長之影響力日趨薄弱,因此傳媒對青少年的影響日益深遠。
根據研究,這一代青少年社會成本觀念淡薄,因此缺乏飲水思源與慎終追遠觀念,有自尊而無自重,但求物慾滿足,不擇手段,而敬業觀念與團隊精神、社會公德心,均顯不足。
今日青少年文化即是明日社會的主流文化。傳媒不能給他們以正確方向引導,必使社會付出慘重代價。
為了單純感官刺激,傳媒失卻其應有的社教功能;為了取悅大眾,節目品質日益低俗化、暴力化,強調金錢、物質、慾望、功利,終於潛移默化到青少年人格上。
6月訪問臺北時的紐約時報董事長沙茲柏格曾強調,「我們(報紙)的終極價值就是我們的可信度。可信度的根基是:『我們傾全力維持和讀者的基本社會契約。』」這個契約開宗明義說(註10),「我們的首要責任就是對真理負責。」
如果報導不正確、不客觀、不完整,社會根據錯誤的認知體系,去解讀外界的訊息,甚至生活在虛幻的訊息系統中,去認知這個社會、去評價這個系統,則後果之嚴重可以想見。
以不久前發生的「腳尾飯事件」為例,因為一個民代與電視主持之求名心切,不僅波及無辜,且以之引為典範的揭弊事件,影響之深遠可以想見。
不僅新聞報導如此,甚至如廣告亦有此種偏差現象,有些廣告以民調或新聞方式誤導閱聽人,以瞞天過海、誇張偏差方式達到行銷目的。所以筆者曾一再強調,廣告最重要的是文化;沒有文化為基礎的廣告,充其量祇是商業手段,與傳播之目的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如何建立傳媒的專業性,乃是取得傳媒公信力,加強新聞專業可信度的不二法門。唯其如此,新聞媒體才可以更穩固的被持續支持。
美國百科全書對專業的解釋,認為專業必須提供高度特殊化的知識服務。
專業化形象的建立,消極的必須從內在的自我充實做起,進一步堅定、勇敢、專一、明斷,並時時求進步,不以現狀為滿足;積極的更要運用專業知識與方法,以從事工作的革新,謀求對社會人群的服務。
所以,新聞專業化的達成,必須循下列方式從事努力:
一、對於一項專業從事者,接受完整的教育,並有專業的理念作為他的工作指導。由於新聞工作影響他人名譽、生活安全乃至生命,所以專門教育和經驗的準備功夫是從事專業者不可缺少的條件。
創辦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著名報人普立茲,雖是由學徒出身,但他認為自己的事例「不足為訓」。他說:「當今培養醫生、牧師、軍官、工程師、建築師與藝術家,已有各種專門學院,唯獨欠缺一所用來訓練記者的學院…,在我看來是毫無理由的。」
他質疑說:「像負有這麼重要責任的職業,應該完全交付自我教育的人嗎?或者應該交付給批評大眾、指導大眾,而他本身不需要被指導的人嗎?(註11)」
二、專業的從事者,非常重視自己的榮譽,所以都會以高度自治的方式去服務社會,以提高本業的水準,更能以組織團體的方式以改良服務,促進會員的經濟利益。
專業的從事者具備並遵守一套道德規約與倫理規範,其目的在約束其成員的行為與操守。所謂「行規」,就是在避免害群之馬。
這種規約,與其說是法律的,毋寧說是道德的。所謂「心中一把道德的尺」,就是最好的詮釋。
而專業團體,不僅有全國性與地方性組織,定期出版刊物、書籍,舉辦各種學術會議。以提升專業水準,更積極從事社會性服務。當有不利或有損他們權益的立法或輿論時,他們更會據理力爭,或是辯護、保障他們會員的權益。
美國著名的新聞學府如西北大學等,更會與專業團體舉辦暑假進修,與新聞專業團體或傳媒合作,強化在職進修,隨時為新聞在職人員充電。
如果大家不健忘,美國先後擔任總統的尼克森與副總統安格紐,曾因為水門案件與接受賄賂、逃稅而丟官。以後經過福特總統之特赦與幕後安排,而免於牢獄之災。但他們所屬的卅律師協會,卻不輕易放過,而以違反律師道德規約、敗壞本專業名譽,先後吊銷他們的律師執照。
三、每一項被稱為專業者,都要求所屬的會員,在從事專業活動,不要祇是匠氣,而要運用較為高級的心智。
勞心與勞力的區別,在於前者需要較高的心智活動,而後者則較低;後者需要運用技術,而前者則是把技術附屬於心理之下。
所以專業與非專業之分,前者較重知其所以然 (know-why) ,而不僅「知者然」(know-how ),前者更重反省與思考。
以紐約時報為例,為提升品質,近年來強化的措施,包括(註12):
? 鼓勵總編輯和兩位副總編輯撰寫報紙問題的專欄;
? 進一步減少引用匿名消息;
? 建立錯誤稽核系統;
? 鼓勵開發檢查抄襲的軟體;
? 建立機制以評估對紐約時報內容的公開批評,決定是否因應,如何回應。
沙茲柏格董事長說:「在這個泛政治的年代裡,新聞責任感比任何時代更重要;即使面對愈來愈多媒體走向英國小報風格,紐約時報仍會堅守自己的風格。」
四、專業之令人尊敬,在於他們以服務社會為主,以謀生為次。
眾所周知,醫生最重要的是醫德,他最關心的應是病人的病況與健康;律師所重視的,是社會正義與良知;而教師最重視的,應該是他的學生的成長與學業進步。
所以哈佛大學巴謨說:「對於一個專業從事者,金錢不過是一種工具,如何運用他的知識才是目的。」
這種「服務重於報酬」的觀念,是一種節操,也是理念的高貴。
五、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創辦人威廉斯在手擬「報人信條」時,曾說:「我對於新聞事業,具有信心。」
馬星野先生在草擬「中國記者信條」時,也說:「吾人深信:新聞事業為吾人終身職業。誓以畢生精力與時間,牢守崗位。不見異思遷、不畏難而退,澠勉從事、必信必忠,以期改進中國新聞事業,造福於國家與人類。」
凡具專業精神的人,願意終生奉獻、不五日京兆、不見異思遷。任何挫折不足以喪其志,任何打擊不足以移其心。
視工作為專業者,乃視事業為志業,而不僅是一種職業,所以享受工作、全心投入,並視之為一生理想、終生事業。
曾有人問一位堆砌磚頭的人,目前所從事的行業是什麼?他答道:「是從事砌磚的泥水匠」,而另一位則答:「現在正在建大教堂」。
前者視自己是技術工人,一個泥水匠而已;後者則較具藝術胸襟,視自己為「專業」之一種。敬業情懷油然而生。
由上可知,記者的神聖地位,並非來自其個人,更非來自於「記者」之頭銜;其地位之崇高而受到敬重,乃是由於其身後之神聖的新聞事業,記者不但代表其所屬之新聞機構,更代表了社會大眾,為滿足廣大需求而發掘新聞;記者義不容辭的代表公眾的耳目,將世間新聞透過傳播媒介呈現公眾眼前;記者忠實地作為人民喉舌,正直而誠實地反映出人民的意願。因此,記者的職責實際上是服務大眾,其神聖的地位也因此而光榮的贏得(註13)。
我們再進一層地說明何以記者的地位是如此重要而神聖,藉此也說明記者為社會大眾的服務,確實值得尊敬。
一、記者的報導,使輿論開明,大眾因而知道政府治理的事實,也因而得知社會現況的演進。
二、記者提出問題,指出癥結,並將公眾的問題毫不保留地攤在大眾面前,提供了情報,道出了原委,有識之士當能藉之找出解決之道。
三、記者解釋澄清公眾事務,報紙為了公眾,將複雜的問題簡化,記者經過採訪、挖掘、求證、解釋,透過媒介,具體而簡的幫助人們瞭解複雜問題。
四、勇敢正直的批評有助於改革;不論政治上或社會上的弊端,記者給予深刻的批評,激起大眾共鳴,齊為改革求善而努力,往往促成大眾生活的改善。
五、服務項目,成為大眾生活指南,記者採訪新聞的最高原則是滿足讀者需要,如法律、經濟、文教等新聞,往往提供大眾新知,成為其生活的指導。
六、政府的諫臣與諍友,記者豐富的學養與經驗,常常躍然其文章之字裡行間,不論在新聞中、特寫中、專欄中、評論中都會提供討論與行政的諫言;記者對政府施政的研討,不但開明地反映政府與民眾雙方的意見,溝通了政府與民眾,也增高人民對政治的興趣,促進民主政治的興盛。
既然記者擁有了這般崇高神聖的地位,那麼又該如何保持這份榮譽?記者該如何保持其高超的社會地位?這就有賴於政府的尊重、記者的自律與社會大眾的鞭策、監督了。(稿件由中國人權協會提供)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戴爾與Google合作 威脅微軟作業系統

記者/梁莉苓
 根據蘋果日報8日報導,全球最大的PC業者戴爾(DELL)將與Google合作,在電腦運送到使用者手中前,先安裝Google的產品,包括搜尋硬碟的軟體與工具列。

 戴爾與惠普(HP)正準備把電腦內的軟體系統出售給電腦服務與軟體廠商,華爾街日報周二的報導指出,戴爾與Google的結盟將是最具有指標性的例子。去年秋天戴爾曾提出1億台電腦預載軟體權利供各大業者競標,結果雅虎(Yahoo!)中途出局,最後由Google擊敗微軟獲得該項權利。

 在華爾街日報報導中指出,戴爾可望與Google簽訂3年總計10億美元的合約,在PC中預戴Google工具列(Google toolbar)軟體。而第2大業者惠普則計劃以每台電腦收取1美元的方式和Google合作。雖然目前戴爾、惠普與Google都不願證實合作消息,但都承認彼此正在進行相關測試。而多年壟斷個人電腦作業系統的微軟,將面臨桌面空間與許多視窗作業系統遭對手取代的威脅。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文燦將重新了解龍祥撤台審議過程

記者/林欣玫
 根據聯合報7日報導,針對龍祥電影台「撤台」事件,新聞局長鄭文燦目前已準備深入了解審議委員會所做決定的法律依據和標準何在,大有「追究」的意味。

 報導中指出,鄭文燦於6日表示,他已請廣電處備妥相關資料,他要深入了解衛星電視頻道審議委員會審查龍祥案的「審議過程」,當時的標準何在,以及造成龍祥的「撤台」原因。此外,由於頻道審議委員會將於今年4月任滿,因此,這些審議委員是否會再續聘,也將受龍祥案影響。

 行政院相關官員表示,審議委員會審議龍祥換照案,主要是要依龍祥所提的營運計畫書內容,但審議委員會明顯有超出法令上的解釋,決策過程頗為粗糙。至於頻道審議委員會一旦接受行政院訴願會的決議之後,未來應否請辭,新聞局官員說,那又是另一回事。

 而新聞局廣電處長楊英蘭也指出,廣電處已於6日進行了解,由於行政院訴願會希望新聞局能在2個月內做適法之處分,因此新聞局會儘速召開審議委員會,討論是否接受行政院訴願會的決議。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題】藝人代言 提升報社知名度

記者/王婷貞、李宥萱、周靜君、黃冠華、葉穎諭、劉志嬿
 台灣的報業環境近年來有整體下滑的趨勢,因此各報系除了改版或改變經營策略吸引讀者外,也開始邀請藝人跟報社配合,增加報社的知名度與吸引讀者的興趣。蘋果日報在創刊時曾邀請藝人鍾麗緹拍攝宣傳海報,打響報社知名度,而聯合報則是以邀請藝人錄製總機歡迎詞的方式,增進與民眾的距離,聯合報客服策略組張倩表示,與藝人間的合作,對增進報系與民眾的距離以及提升整體的客服形象是有正面影響的。 

 聯合報系雖然沒有邀請藝人作實際的代言,但會邀請藝人來為報系的總機錄製開頭的歡迎詞,除此之外,聯合報也會邀請藝人擔任報社的「一日記者」。張倩表示,聯合報系找的代言人是屬於季節性的,而邀請藝人參與報系的活動都是和藝人事先溝通過,而藝人也願意來做這樣的協助,所以在這方面藝人是不收取費用的。張倩也表示,未來聯合報不排除找自己報系的董事長或社長來擔任代言人的可能。

 蘋果日報2003年在台灣創刊時,也曾以新台幣2250萬元的價碼,邀請藝人鍾麗緹為報社拍攝海報,並以買蘋果日報即可獲得海報的宣傳策略,打響知名度以及增加話題性。蘋果日報行銷經理孫若敏表示,目前蘋果日報沒有邀請藝人代言的計畫,但報業競爭激烈,未來如有此需要,也不排除可能性。

 在效益方面,曾請藝人陳昭榮擔任代言人的自由時報表示,雖然邀請藝人代言可以增加報社的知名度與話題性,但對銷售量的成長並無直接關聯,報社方面仍需負起提昇銷售量的責任。聯合報客服策略組張倩則表示,與藝人間的合作,對增進報系與民眾的距離與提升整體的客服形象是有正面影響的。蘋果日報行銷經理孫若敏也表示,創刊時推出贈送鍾麗緹海報的活動,讀者的反應與銷售量都十分良好,但對報社的形象並不會造成影響。

 而中國時報目前未有邀請藝人代言人的計畫,中國時報總經理黃肇松表示,中國時報並不會考慮邀請藝人代言或做宣傳,因為中國時報期許能扮演台灣資訊燈塔角色,並且以此為目標,以真正需要關切的資訊及社會問題,來吸引民眾購買報紙。黃肇松也表示,未來如果中時已經達到期許的標準,就會推出相關的文宣來作為宣傳。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題】台灣周刊市場動作頻頻 改版、降價搶食雜誌市場

記者/王品琦、陳飛豪、莊侃衡、呂仕煒、葉姵君、李亞琪、林盈君
 時報周刊去年底改版,雜誌編排強調年輕化與生活化,原有的新聞性依舊,試圖吸引年輕讀者的閱讀興趣,接著更調降售價。TVBS周刊則緊接著時周之後,推出銷量達16萬本的「女人我最大」專刊;綜合性雜誌競爭趨於白熱化,各家雜誌動作頻頻搶食台灣周刊市場。

 ◎台灣周刊市場競爭激烈 改版、售價更動頻繁

 時報周刊改版後,原有的新聞性議題依舊,並另闢許多流行資訊、女性話題專欄,試圖吸引25歲以下的讀者。時報周刊總編輯張國立表示,時周此次改版的最大不同就是生活化、年輕化,也加重民生新聞的報導,他強調改版目的是希望能給讀者更多層面的內容,原本的新聞性也持續著力精進,企圖讓時報周刊成為新一代的雜誌指標。

 時報周刊於10月初改版後,又於11月中推出27週年慶降價為69元出售;相較於時報周刊動作頻頻,11月底競爭對手TVBS周刊除了原有的A、B本外,也相繼推出C本時尚玩家專刊,TVBS周刊總編輯邱一新說明,TVBS周刊一直都以年輕、時尚為雜誌主要風格,而且C本專刊的發行與時周改版無關。

 TVBS周刊於11月初推出姊妹刊物「女人我最大」季刊,邱一新表示,女人我最大是將原有TVBS周刊人力進行調配後,配合節目所創造出來的姐妹刊物;而「女人我最大」的銷量的確遠超過預期,創刊至今兩個月已有16萬本的銷量。TVBS周刊甚至也在12月底大幅改版推出新年特刊,將A、B本內容全數改為名人彩妝專刊,而且也提高售價由原本100元提高為119元,邱一新說明此舉是在測試市場反應。

 時報周刊在張國立重新兼任總編輯後,以數道市場調查的動作試圖更貼近讀者的角度出發。在每一期雜誌出刊前,對當期雜誌標題進行市調,再視調查結果調整當期雜誌新聞標題的排序。此外也透過固定讀者群問卷回函,了解讀者購買動機與當期雜誌各單元的讀者建議。

 張國立表示,此次的改版動作很大,不論是紙的品質或是編彩風格,於是讀者群板塊移動相對的也比較慢,但是他也提出時報周刊在改版後銷量明顯增加,市調中讀者反應都是正面的批評為多數,在都會區尤其吸引了更多讀者閱讀購買,但是在原本的讀者群還是有不習慣的聲音出現;他坦言,老的刊物要改變形象的確不容易。

 ◎綜合性雜誌名人話題報導風格依舊 各家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2001年5月31日壹周刊登台,其重視新聞議題的操作與八卦緋聞的報導取向,吸引不少台灣讀者的閱讀;壹周刊進軍台灣,在台灣媒體同業也著實造成不小的震撼,甚至大幅改造了台灣媒體的編採方式。

 張國立強調,不論是在雜誌的風格或是報導的取向,時報周刊其實是與壹周刊截然不同的,在讀者群上時報周刊吸引了許多高所得高知識讀者,他也強調時報周刊的競爭對手是全面性的。

 對於台灣雜誌普遍以新聞話題八卦、名人隱私報導掛帥。邱一新則對這樣的報導方式不以為然,雖然他不諱言八卦報導還是有其價值,只是他認為新聞必須兼顧新聞價值與公眾利益的前提下才得以報導;他也以其他同質性雜誌在處理高捷弊案報導為例說明,當報導證據不足時就容易流為炒作話題。張國立也抱持相同看法,他表示如果站在讀者的立場看,八卦的確有其報導價值,他說,八卦新聞不是碰不得,更有許多方式呈現。

 ◎雜誌市場分眾化成趨勢 確立定位為成功要素之一

 張國立說,「雜誌就是要跟讀者發生關係。」張國立直言,雜誌的主觀性與分眾市場的概念必定會越來越強,現今的媒體產業也不應以擁有多少的讀者去界定媒體本身的優劣,而是能在市場中作出特色,在鎖定的讀者群中達成一定的影響力,也就足夠了。

 邱一新也說,「雜誌就是要懂得如何抓住社會的脈動,看到讀者的需求做改變。」他認為目前台灣雜誌已經逐漸實現分眾市場的概念,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雜誌市場中殺出重圍,有賴於建立雜誌自身品牌甚或形象的經營,並且清楚雜誌的定位為何,才能在雜誌市場中有一席不敗之地。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手機電視台」整合5新聞頻道  中視新聞加入

記者/郭婷婷、黃筱涵
 3G影音頻道快速發展,民視「台灣手機電視台」在提供4個新聞類與8個資訊類等12個頻道後,有鑒於新聞頻道的高點閱率,特別將全國收視第1的「中視新聞」頻道再納入,提供收視戶更多的選擇性與便利性。

 民視節目部整合行銷中心主任游智森表示,台灣手機電視台希望能提供至15個收視頻道,讓用戶有多元的選擇與享受,中視新聞自元旦加入後,整個平台已達13個頻道,未來也會積極洽談,希望盡快達到目標。另外,游智森指出,「台灣手機電視台」雖為民視與台灣移動公司合作的3G平台,但是以「整合」為中心概念出發,不以提供民視頻道自限,所以同性質頻道的出現,反而增加了用戶的選擇性。

 「台灣手機電視台」開台時有民視新聞台、民視無線台、台灣交通台等7頻道,之後陸續增設非凡新聞台、非凡商業台、5分鐘新聞及SPORTS台,去年12月,為提供更多元訊息與使節目內容更貼近收視戶,修改並新增了綜藝娛樂台、生活資訊台、Hido音樂台、Showgilr1及Showgirl2台,共計12個影音頻道。而今年1月,中視新聞頻道的開播,更被視為傳統新聞與3G特性結合的重要里程碑。

 至於中視頻道的入主對其他新聞類頻道是否有影響?游智森解釋,3G手機計算的是整個平台的點閱率,不單只是某個頻道而已,因此,同性質頻道或內容的提供,並不會造成衝突或競爭,用戶的點擊次數越多
,對台灣手機電視台也就越好。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樺誼、周樹林】

台灣網路購物市場在歷經網路泡沫後,雖然已無過去倍數成長,但在2001-2003年間仍以60%左右之幅度穩定成長。2004年成長率亦超過60%,規模達389億元,本研究即針對台灣地區電子商店進行調查,並就市場規模、產品區隔,以及電子商店發展等部分進行分析,探討台灣網路購物市場現況與趨勢。

2004年台灣網路購物市場規模達新台幣389億元,較2003年成長61%,主要市場成長動力包括使用者對於網路依賴程度提高、金流與物流等相關支援活動成熟、實體商店跨入經營網路購物,以及女性商品交易熱絡。

相較於台灣整體零售市場每年5%的成長幅度,網路平台將吸引更多實體商店進行實虛整合,電子商店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不過,由於網路購物佔整體零售市場比率仍不及2%,未來仍有相當大之成長空間,預估2005、2006年成長率可達50%,2006年市場規模將挑戰新台幣900億元。

在產品區隔方面,2004年網購前三大區隔分別為旅遊、票務與3C,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2%、10%、與9%。相較於2003年,成長率最高的前三項產品分別為旅遊、美容保養與3C。展望2005年,美容保養與服飾精品等以女性族群為訴求的商品將更為熱絡,預估此兩項產品的成長率都將高於60%。

2004年有79%電子商店成立時間未滿五年,相較於實體商店,電子商店多為年輕公司,且多數產品區隔,尚未有明顯的大型業者形成進入障礙,新進業者仍有機會於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約有78%的電子商店實收資本額在500萬以下,100萬以下的家數亦有41%,相較於實體業者開設店面所需成本,資金門檻較低。在多數產品區隔之新進業者仍有機會,且所需資金較低下,許多業者積極加入電子商店之經營,使得網路購物市場競爭更顯激烈。

由於電子商店進入障礙相對較低,且市場機會大,在網路購物市場持續蓬勃發展下,許多業者紛紛成立電子商店,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亦有許多電子商店在激烈競爭下陸續退出市場。比較2003-2004年的電子商店家數,電子商店陣亡率高達36%。前三大陣亡類型為美容保養、3C與花卉藝品,陣亡率分別為45%、43%與38%。

相較之下,旅遊與票務陣亡率較低。而經營門檻、產業集中度與市場吸引力則為影響電子商店存活的關鍵因素。

雖然網路購物市場不斷有新血加入競爭行列,也持續有業者遭到淘汰,但在網路泡沫後,電子商店業者多以謹慎態度經營電子商店,而非一味追逐本夢比。再加上網路頻寬與設備成本於近幾年明顯降低,以及消費者網路購物習慣逐漸由便宜取向轉為方便為主。因此,達損益平衡或已獲利之電子商店比率也由2003年之59%,提升至2004年之70%,顯示業者於電子商店之經營已漸趨穩健。

以電子商店背景分析,無實體商店的比率從2003年的41%降為2004年的34%,預估未來將不到三成。其次,拍賣網站的高流量亦吸引電子商店進駐,2005年參與網拍的電子商店比率為18%,且未來考慮加入的比率高達33%。

此外,電子商店有兩極化的趨勢,規模大、有網路品牌者逐漸拓展實體通路,邁向實虛整合;而規模小的業者積極運用網拍通路,希望以網拍流量帶動營收,並且克服網路行銷的難題。

在經營電子商店之主要困擾與挑戰方面,2005年業者認為最主要之前三項挑戰分別為易被模仿、詐騙事件與網路行銷。相較於2004年,使用者習慣與交易安全呈現大幅下滑。顯示台灣網路購物環境日益成熟,在網友對網路的依賴度日增,以及如信賴標章等認證制度之推展下,網路購物使用習慣正逐漸養成,電子商店前景可期。
(作者是資策會MIC/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 曾仁凱】

「台灣大主動拋媚眼,Sharp卻不領情,表示要專情遠傳。」手機業者與系統業者主客易位,「客製化手機」為夏普、宏達電等手機業者開啟一片新藍海,並創造更有利的喊牌權。

過去手機業者為了爭取最大商機,總是想盡辦法向系統業者靠攏,希望能與每家業者做生意,無論諾基亞、摩托羅拉都是如此。12日夏普卻逆向操作,自己推掉台灣大釋出的合作善意,令不少手機通路專家看傻眼。

分析原因,可能與日本行動通訊市場的特性有關,日本三大行動系統業者NTT、au、Vodafone 彼此壁壘分明,手機業者和系統業者忠誠度連結較高。

而夏普的動作也點出另一個重點,就是手機業者與系統業者之間的主客易位現象。過去因為手機缺乏獨特性,系統業者占據通路為王,手機業者只能乖乖聽話。

但隨著客製化手機重要性提高,特別是3G開台後,獨家客製化手機對系統業者爭取用戶具有加分效果,兩者轉變為「魚幫水、水幫魚」的互利關係。

【2006/01/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謝璦竹/路透洛杉磯十三日電】

蘋果電腦已註冊「行動的我」(Mobile Me)為專屬商標,專家預測蘋果很快將推出自己的iPod手機。

美國科技研究公司(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分析師蕭‧吳說:「我們相信這是蘋果調整策略方向,延伸其iPod+iTunes及麥金塔產品,跨入新事業領域的新證據,範圍可能包括智慧型手機、行動加值內容服務,及更廣泛的消費電子產品。」美國專利商標局5日收到蘋果上述的註冊申請。

長期以來,蘋果將推出兼具智慧型手機功能iPod的相關揣測甚囂塵上。隨著愈來愈多內容行動化,蘋果可藉此延伸其品牌及產品功能。目前蘋果的視訊iPod已可播放影片,和在網路上訂購電視節目等內容。

蘋果註冊的專屬商標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行動設備,及廣泛的行動加值服務,如透過網際網路、內部網路、外部網路、電視、手機及衛星網路,傳送的數位音樂、視訊、遊戲等內容。

在本周舊金山舉辦的年度麥金塔世界展上,蘋果執行長喬布斯(Steve Jobs)宣布,最新的MacBook Pro筆記型電腦將取代PowerBook系列,並將推出另一款全功能iMac電腦。

這兩款是最先使用英特爾酷睿雙核心微晶片(Core Duo)的電腦。去年6月,蘋果宣布停用長期以來由IBM公司及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Freescale)製造的PowerPC晶片,改用英特爾晶片。除iPod電話,市場也猜測,蘋果可能銷售由行動通信業者提供的行動電話服務,跨入虛擬行動網路業(MVNO)。

【2006/01/14 經濟日報】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五年級生 也愛演唱會

記者梁岱琦/台北報導

看演唱會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天下,四、五年級生決定對自己好一點,從去年以來一連串的西洋老歌手演唱會,喚醒演唱會的成人市場,許多過去不看演唱會的四、五年級生,也紛紛在熟悉旋律的召喚下,慢慢養成了看演唱會的習慣。

去年從「比吉斯」的二哥羅賓吉比來台開始,到「希臘國寶級」的女歌手娜娜,「四兄弟」合唱團二度來台陪老歌迷跨年,一直到今年的情人節前,唱紅多部電影主題曲的安迪威廉斯也將帶著動人旋律來台,西洋演唱會的成人市場愈來愈成熟。

以電影「第凡內早餐」主題曲「月河」(MOON RIVER)風靡全球的安迪威廉斯,也將首度來台演唱,他的演唱會將於2月12日在台北巨蛋舉行,最高票價6000元至今已所剩不多。安迪威廉斯的歌聲,幾乎已是浪漫的代名詞,這位歌壇的長青樹曾經唱紅「虎豹小霸王」、「教父」、「羅蜜歐與茱莉葉」、「愛的故事」的電影主題曲,經典的「月河」更是不分老少都會哼上一段,看準了成人市場,爺爺級的安迪威廉斯將帶著他專屬的合音、樂團、舞台設計等,跨越太平洋舉辦首度也可能是最後一次來台的演唱會。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上音樂劇 輕鬆又精緻

記者邵冰如/專題報導

歌劇魅影引發台灣音樂劇狂潮,藝文界人士分析,從兩年前音樂劇「貓」開始,台灣音樂劇風潮已慢慢形成。主要因為通俗的劇情、音樂和炫麗的舞台效果,很容易讓觀眾接納,是帶領台灣人從大眾文化走向精緻文化的最好橋梁。

新象藝術總監許博允指出,傳統歌劇因劇情古典,音樂繁複,很多人擔心「聽不懂」而卻步。但「歌劇魅影」、「鐘樓怪人」等音樂劇,呈現一種美式流行文化,劇情通俗又充滿張力,還有華麗的舞台和特效,再加上通俗的歌曲,對很多台灣觀眾來說,是一種「輕鬆愉快的精緻文化」。

尤其這幾年,台灣人的消費能力提升,兩廳院副總監劉怡汝認為,越來越多人願多花一點錢,買張音樂劇門票,進行一場文化和時尚的饗宴。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南韓、香港,大約5到10年前就已出現這種風潮,台灣這兩年也越來越明顯。許博允預估,音樂劇未來會成為台灣表演市場的主流之一。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魅影周三開演 吉屋下月來
 
歌劇魅影的魅力,票房會說話。
(本報系資料照)
【記者邵冰如/專題報導】

歌劇魅影」即將上演,台灣掀起一場音樂劇熱潮,一齣接著一齣來台演出。春節過後,搖滾音樂劇「吉屋出租」將上演,3、4月則是法語音樂劇「鐘樓怪人」重回台灣,5月還有美國經典的爵士音樂劇「西城故事」。

兩廳院耗資三億元的「歌劇魅影」周三起在台演出63場,這是台灣歷來最大規模、動員人力最多、成本最高的演出。兩廳院評估了一年多,才決定投入鉅資引進,希望透過歌劇魅影打開台灣音樂劇市場。果然,歌劇魅影的票房開出長紅,去年9月起的預售就引發熱潮,一口氣賣出九萬多張票,也讓多家表演經紀公司燃起信心,引進知名音樂劇。以引進流行樂為主的布洛克兄弟公司,2月7日起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推出15場的「吉屋出租」,由百老匯班底原裝演出。

布洛克公司還特別找來知名港星莫文蔚,演出女主角「咪咪」。全劇描述一群藝術家如何在崇高的理想和嚴峻的社會現實之間奮鬥,即使面對死亡和愛滋病,仍然能夠享受生活樂觀前進。

3月到4月間,新象文教基金會二度引進法國最著名的音樂歌舞劇「鐘樓怪人」。新象表示,去年4月新象第一次引進「鐘樓怪人」來台演出,剛開始各界並不看好,不料前兩場演出後,法國流行音樂劇結合流行元素,打造出前所未見的歌劇舞台和演出水準,馬上引發討論熱潮,最後幾場場場客滿。因此新象決定3月20日到4月4日,再度邀請原班人馬演出15場。

5月中旬,新象還要再推出美國百老匯經典名劇「西城故事」在國父紀念館演出。新象總監許博允說,西城故事是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暨作曲家伯恩斯坦創作的百老匯經典。這齣戲能持續演出50年,不只劇情充滿張力、撼動人心;戲中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Maria」、「Tonight」,更已傳唱半世紀。

除了這幾場不同風貌的音樂劇,目前多家表演經紀公司還在接洽更多劇碼來台,包括大家熟悉的「西貢小姐」、「悲慘世界」和「獅子王」等,都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進軍台灣。

maxgirl6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