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學弟妹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
姓名:陳柏佑
畢業校系:臺灣師大國文系
錄取學校:政大廣電所、師大大傳所、北大社會所(備取)、東吳社會所(備取)
e-mail:taiwanleg@yahoo.com.tw
以下是我的心得分享:
一、前置作業
所謂的前置作業指的是你在決心投入報考傳播所的戰場前所需要先思考的幾個問題,請注意必定先深入的思索過這些問題,並且擁有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再投入這場戰役。第一個問題是「為何要報考研究所?」首先,有許多人報考研究所的因素是「大家都在考」,但請注意這種「從眾」的心態並不是一個準研究生所應具備的,研究生最重視的是獨立思考、批判、判斷的能力,如果只知道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即便能進入研究所,也會唸的相當痛苦。記得,研究所只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而已(好像很可怕的樣子 = = )。
同時,這種心態在爾後孤獨的唸書歲月中,容易讓你產生「不知為何而戰」的懈怠感,以致前功盡棄。就我觀點看來,研究所未必非得要唸,只要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確定了步伐向前行,就算只是想花一年時間在專心玩樂上面也好,這都比半途而廢好的多。其次,很多人報考傳播所是對傳播的「千變萬化」有莫大的興趣。但是傳播研究所跟所謂的「千變萬化」是大相逕庭的,是講究紮實的學問訓練及理論思考,同時與業界的走向可能也有很大的不同,這些都是在報考研究所前先想清楚的疑慮。
第三個則是所謂「選考科目」的問題,許多學校有著諸如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等等選考科目,而一般人大多會以「社會學」作為主要的選考科目,包括我在內。會選社會學的理由可能不外於傳播學本來就是社會學的分枝,然而必須注意的是,社會學的內容是非常博大精深,甚至艱澀,要把社會學唸的很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其他科目如何)(像我今年有考社會學的學校都沒上),同時在之後的每週一問練習以及唸書過程中,其實自己就會接觸到一大堆屬於社會學範疇的重點,而 戴 老師上課也會補充。因此,在經過這一年的經驗之後,我並不那麼鼓勵學弟妹們以社會學為選考科目,不過由於考社會學的人多,相對的選考社會學的人數錄取比例也多,這應該算是選考社會學的一項優勢吧。但如果原先你本系就是選考科目的,還是選你自己四年專長的領域吧,把唸社會學的時間省下來唸英文或傳播理論等,這會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時間可以運用。
二、唸書方式
在這一項目我打算分享的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唸書的行事曆,另外一部分是我對各科的準備方法,以下略述之:
1. 唸書行事曆:
我是從去年三月報名,四月開始補習的。然而從四月一直到七月,我除了去聽春季班的課程以外,其他唯一作的唸書工作就是「唸英文」!因為英文真是太重要了!(容後補述),唸英文唸累的時候,就看一些春季班的參資及上課筆記,整理一些重點寫在上面,這對於傳播板塊的基模建構很有幫助。建議學弟妹在這段時期要保持的輕鬆的心態,即便自己完全沒碰過傳播領域的理論也不要慌張,也不用急著想先去搞懂(到了暑期班你就會發現 戴 老師教的很詳盡,這段時期花太多時間先自修傳播理論會後悔的)。就先以英文為主,春季班就當作聽聽演講(或是聽 戴 老師耍寶),一切慢慢來不急!英文卡重要,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英文回復高中時代的實力。如果你還有閒暇的話,可上各校網站瀏覽一下,想像自己穿梭在自己喜愛的校園的英姿,讓考上那間學校成為你的「夢想」,唯有夢想才能逼迫你前進。另外,也可去一些媒體相關網站瀏覽學者的文章,訓練一下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如果你真的還有多餘時間想對傳播理論進行初步了解的話,我建議以 林東泰 老師的大眾傳播理論或是 翁秀琪 老師的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兩本書為主,不過,翻過去就好,千萬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面!
到了暑期班(七月),這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當個「乖學生」,該去上的課就乖乖去上,即便位子很擠也要用心聽,把所有的重點記下來,因為這時期的課每一堂都重要到極點,而你的基礎實力也是在這一時期奠定!而在錄音方面,我自己到後來是都沒有錄音,一來我很懶,錄音回去懶的再聽一遍,另外就是不錄音會迫使你自己專心聽課,同時也訓練你集中注意力的功夫,這在以後自己蹲圖書館唸書時是相當重要的。在這段時期,我除了如火如荼的去補習班當慘綠少年以外,其餘閒暇的時間還是拿來唸英文,那段時期我常不自覺的以英文進行思考以及發言,可說是進入了一個崇洋的境界。另外要注意的是,當天上課內容回家後一定一定一定(八百個一定)要重新看過一次,讓那些白紙黑字在你腦中落地生根,這在日後會省下相當多的唸書時間,因此,暑期班時期的用心與否,可說是決定了考場勝敗的最大關鍵。
暑期班結束後,從十月開始,就輪到弟子「修行在個人」的時期了。在這個時間以內戴老師獨特的大賞「每週一問」會開始論番伺候各位,然而透過每週一問的鍛鍊,不但可以訓練自己統整組織資料的能力,也可以訓練自己寫字的手感,更可藉機挑一隻跟你最夫唱婦隨的好筆帶上考場,簡直就是一舉三得。而每週一問的內容也應該成為你的獨門密技,是你建立與其他人寫考卷風格殊異的關鍵,所以,請記得一定要好好好好好好好 ( 八百個好好 ) 寫,每週一問寫的好,對於你腦中的傳播基模基礎幫助愈大,可以說,決定了一半以上未來研究所戰役的關鍵,就如同戴老師所說的,會上榜的幾乎都在這個班上,但大部分落榜的也在這個班上,其中關鍵我認為就是對於「每週一問」的撰寫用心程度,以及消化理解程度之區別。很多學弟妹可能會問,每週一問用手寫還是電腦打比較好呢?我自己認為是用手寫較好,因為記憶會較深刻,同時也有助於對大量書寫的習慣。但是若時間真的不夠,或是要留待日後修改,用電腦謄打也很好。最重要的就是,請儘量準時交齊每一週的作業,一週都不要缺交。我之前有兩個禮拜的沒交,直到今日仍然梗梗於懷(傳家寶少了兩份)。另外,每週一問並不是「寫的越多越好」,並不是並不是(戴老師也說不是了),而是要能從中粹取資料的菁華,並完美呈現,將內容變成自己的東西。但是份量當然也不宜太少,以我為例,我大每一週的主題都會參考十篇以上的論文(時間不夠的話就瀏覽過去,然後用筆劃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寫作篇幅最少也應該快十頁(一頁兩面),最多則不到二十頁。(天地可表, 戴 老師可證)。在這一時期我同時努力閱讀一些傳播聖經書籍,搭配講義及參資,並且減少了唸英文的份量,在每週一問加上對於多本傳播聖經的閱讀,大多數人的傳播地圖應該要在這一段時期建立完全,最晚最晚十二月前一定要把必看的書籍都看過一次。
到了十二月,除了過聖誕節、繼續看傳播聖經書籍以外,我開始在這段時期狂作考古題,通常是要求自己一天最少要寫兩題。剛開始寫當然很慢,不過慢慢的會越寫越快,同時要記得計時,寫完後不管寫的好不好都要拿給戴老師改。在作考古題的過程中,我慢慢的鍛鍊自己成為絕佳的考試殺人機器(或是訓練有素的狗),培養了一看到考題就能答出答案的必備條件,請記得,考試是沒有時間想的,一定要馬上就反射性動作寫出答案,所以多作考古題是必須的,而考古題也可作為日後整理筆記的素材。
一月份時,應該是所謂「回收」的時刻了,這時候應該要把所有的重點書籍都要看完,並且具有一定的熟稔度。而我在這段時期之外,除了繼續狂作考古題之外,也開始慢慢的進行對自己筆記的整理。作出一本自己的筆記是很重要的,因為筆記的東西是「你自己說」的東西,在上百個補習班學生的考卷上,改考卷老師瞄過一張考卷的三分鐘之間,若你不能寫出「我自己說」的獨特見解,給予老師深刻印象,那你絲毫沒有任何脫穎而出的機會!因此,在一月裡,應該要是你最用功的時刻。而二月的過年時期,也千萬不可鬆懈。在漫長的抗戰生涯中,過年是很容易讓人產生放棄念頭的一大關鍵時刻,然而,都唸了一年書了怎可在考前一個月前放棄呢?不管你覺得自己上的機率多麼渺小,請繼續努力的撐下去,一定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好學校的。在二月份,我正式開始整理我的筆記,
就是想像自己是補 習班 老師編寫教材一般的方式來弄。由於第一間學校交大在 三月十一日 就考,因此我的筆記其實並沒能來的及完成,但起碼具有了一定的份量。因此,學弟妹們應在一月,最慢一月中就要開始整理自己的筆記,自己的筆記若弄得出來考上的機率會提高很多很多。然而,在這段時期內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完全沒碰英文,連單字都沒背。所以我連原先被的單字也都忘掉了,之前花好多時間看的英文瞬間減損大半成效,真是嗚呼哀哉!希望學弟妹在這段時間內還是能儘量多少放一些心力在背單字上面,畢竟英文還是傳播所最重要的考科。
拉里拉雜的講了一堆,以下是我唸書大致規劃的簡圖:
四月到六月:唸英文、上春季班、瀏覽各校網頁及媒體相關網站、放鬆心情玩樂
七月到九月:專心上課、複習課程、唸英文、偶爾翻閱一些雜書
十月到十二月:專心交作業、開始瀏覽並練習考古題、專心唸專業科目、瀏覽相關雜誌及報紙注意時事新聞
一月到三月:狂作考古題、整理筆記、勾勒出屬於自己的傳播地圖
2. 各科目準備方法:
• 英文:
從前面的敘述可以看出英文實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科,現在請容 我再囉唆一次:英文真的超級超級重要,尤其是交大跟臺大今年自己出題的英文(臺大今年首次自己出題),英文沒考好就死掉了八成,所以請記得,英文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在唸英文方面,其實我的準備方法基本上應該是錯誤的,這裡略敘一下,希望學弟妹不要犯我的前車之鑑。我高中的英文還可以(沒考過聯考,北區模考大概都在 75 到 80 之間),然而由於大學四年完全沒碰,因此在準備英文時就非常心急,希望能快速提升自我英文實力,所以在一開始就以 Time 雜誌 ( 原文版 ) 作為讀物。但是 Time 雜誌對我而言太難了,導致我浪費了許多時間在閱讀上面,並且常在閱讀完後疲累不堪而花時間在睡覺上。所以奉勸各位,唸書絕對不要好高騖遠,要量力而為(像唸專業科目時我也常犯這毛病),研究所比的不是誰唸書時間多,而是誰「善於利用時間」,這是我考完的一大體悟。然後在唸英文時,要記得多背單字,如果你英文真的不行,背單字可能是增加分數最保險的方式了,這一方面我真的不太行(我考研所的英文考的都不好),請大家可以再請教更厲害的學長姊或朋友。
( 2 )傳播理論:
傳播理論重視的是融會貫通、以及 戴 老師所說的內爆。由於傳播理論並不難,畢竟就是一些生活上的東西。所以在寫傳理考題時,所須重視的反而是一種「呈現思考方式」的論述能力。論述基本上是以正反並陳、層次排列的方式來寫,你所要表現的是一種完美的「推理過程」,在其中你引用了哪些論據?站在哪一位大師肩上出發?這樣的論點產生了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種問題?依此得到什麼結論?此一結論未來可能遭遇什麼樣的挑戰?如何修改?這些東西是平常在讀理論時,就應常常注意的事項,同時,他們也該從你的每週一問作業裡找到答案,這些答案就是你的獨門密器,也是你與別人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考試能力」。寫考題無非就是秀考卷,你秀的出來,才有獲得青睞的機會。所以,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獨門絕招,就是面對很多題型都用的到的概念,絕招不用多,只要精通獨特即可,我相信 趙鈞 老師也會跟你們提到。像我朋友的絕招就是「數位化」,他很多題目都可以扯到此一議題,甚至連社會學也可以,這在寫考題時間不夠時可是一大利器,所以他也考上了很好的學校。另外就是,最好背一些專家的話以方便秀在考卷上,這樣會使整張考卷看起來更漂亮,也能藉由這句話提出你自己的獨到見解。
( 3 )電媒:
電媒這一科的寫法跟傳理不太一樣,不需要引用一大堆理論以及專家話語,但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展現。在新傳播科技下,你要用何種人文胸懷去應對可能產生的問題?因此,你寫考卷必須扣緊時事趨勢,對於當前的廣電生態及新興事件有一定的熟稔度(例如廣電三法的變革、手機電視等等),必須多多的 update 自己對於新傳播科技的了解,並從新傳播科技的特性聯想這些特性會帶給我們生活怎樣的改變?產生何種影響?電媒不是好準備的科目,你也可能常常陷入不知如何應對的疑惑,但主要的準備方式應該就是多看期刊、多注意傳播時事新聞、多瀏覽有關傳播新科技的網站。至於參考書目,由於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基本上我不建議各位以閱讀「聖經」的方式單單看一本書。 戴 老師的電媒講義我覺得編的極好,上課用心聽講,熟讀電媒講義基本上已足以應付基本考題。至於一些更新的科技以及行銷模式,就得靠自己做課外加強。我是有定期注意研討會論文主題與廣電所學生畢業論文題目等資訊,多蒐集此類情報對考試頗有助益。(尤其是講義沒有的東西,如數位傳播推廣之道、數位化時代收視率調查、知溝的社會影響、以及傳播法規方面的問題。)在這幾年的潮流下,數位內容會慢慢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所有的傳播科技都需要加強此一層面,因此與數位內容議題有關的概念,如策略聯盟、病毒行銷、內容分享平臺、多元文化主義、傳播權等角度,都是切入考題十分好用的方向。
( 4 )社會學:
社會學這一科我不太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為有考社會學的學校我都沒上,而且都考的很差,可是我卻又莫名其妙的備取上兩間社會所,所以我真的很無言。但大致來說,選考科目可以是補救英文不好同學的強力幫手,而且給分的差距也可能很大(例如交大我跟我朋友的分數就差了快 30 分),因此請各位考生們還是不要放棄這一科。以研究所而言,假若考四科,有三科考的不錯就有可能會上,所以選考科目也是很重要的。在社會學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兩個議題:消費文化跟全球化,如果你到後來來不及看完社會學,請一定要把這兩塊弄熟。說到這裡我要推薦一下 劉雲 老師,雖然他字寫的很醜,雖然他可能比較沒經驗,但他的確教的很棒,考猜班的東西也對了此兩議題作了很深入的說明,請各位還是要努力聽他上課。另外就是哈伯瑪斯的學說也要注意一下。至於在寫考題方面,請盡量呈現多元論點,多方學者來確立答題力度,這一方面也許各位學弟妹可以去看看國家補習 班陳遠 老師教學網站的學長姐分享,我自己因為不強實在是不敢多說什麼。傳播所的社會學好像也是由各校社會系老師所批改,因此答題技巧方面應該不會有太大差異。
( 5 )國文:
一般來說國文是不用唸的,而我自己是國文系的,所以也沒唸國文。但是在今年,可怕的事情在政大發生了!國文出的有點難,以致於國文完全達成了跟英文有著拉大差距的效果。在這一方面,我想我沒辦法給各位太多的建議,還是努力讓自己的國學常識恢復到高中的程度吧,然後一些錯別字及正確用法多注意一下。至於古文翻譯是政大每年必考的,這就無從準備起。基本上國文也是語文程度的累積,難以短暫之間加強實力,而現在聽說政大有意廢除考國文,考國文的學校也不多了(除政大之外應該只剩師大跟中山了)。這方面我只能勉勵國文好英文不太好的同學,加油,你們還是有很大的希望考上研究所的。
三、其他建議
這一部分我羅列一些自己在面臨考試時常會遇見的狀況或一些自己主觀的意見,希望在學弟妹遭遇同樣問題時,能對於你們產生幫助
1. 非常焦慮:考研究所是一條艱辛而漫長的路,也因此會產生很多的焦慮,這種焦慮最可能的就是原因,就是「別人好像都很強」!是的,由於考傳播所的人數眾多,你很難真正得知你的實力大概在哪個程度,補習班雖然有模擬考,但也只限於專業科目,因此會產生這種感受是很正常的。但是希望大家保持樂觀,把自己的進度準時的完成,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算真的不幸落榜也值得為自己喝采。面對這種感受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擔心上面,更重要的應是「把自己的時間妥善利用好」,這樣你的上榜機率就比別人大。當然擔心還是難免的,所以偶爾也要放鬆自己,痛痛快快的大玩一番或大睡一覺,不必為自己的這些行為感到有罪惡感。考研究所同時還可以作其他事,不要把為了考研究所拋棄了所有的東西。
2. 多蒐集研討會資訊:研討會的論文都是現在研所老師及學生的最新研究方向,對於猜考題還頗有助益,雖然可能聽不懂,但去參加一下研討會,拿一下研討會論文,對於放鬆自己、掌握考題趨勢都很有幫助。另外藉由研討會見識一下學者風采、想像一下未來自己研究生的生涯,這也是一件好事。
3. 不要看太多書:一張考卷只能寫一百分鐘,寫不了太多東西,因此學會「如何考試」比「如何做學問」更加重要,這是研究所考試一個很無奈的事實。在面對研究所考試時,如何歸納出自己的獨特結論及論點是比讀很多書是來的更重要的,同時讀很多書固然有利於自己專業能力的培養,但首先英文仍是所有考科中最重要的科目,而非專業科目;其次唸書若沒整理成自己的筆記是很快就會忘記的,與其多唸書不如多整理一下,將之前看的書中重點整理出來。記得研究所補是比誰唸書的時間多,而是比誰運用的更有效率,書真的不要看太多,這我有切身之痛(為了看一本太難的書耽誤了作筆記的時間)。
4. 要背一些東西:寫考題固然注重融會貫通的能力,但該背的東西還是要背一背,考試時引用專家學者的論據遠比自己空口白話要好的多,畢竟較有可信度。(就算是寫自己的論點,也要藉由專家來支持自己的論點),所以在一月收割時期開始,請好好的背一些東西,如自己的筆記、學者說過的話、考古題等等。
5. 重視筆耕:考試時是用筆寫東西,這跟用嘴巴說明想法有很大的差異,況且又有時間壓力。所以請一定要常常進行筆耕的功夫,多寫寫考古題、投稿言論廣場(這對面試有很大的幫助)等等,在考試前 一兩 個月,自己寫過的每週一問及筆記和考古題應成為你唸書的主力。尤其是考古題,由於傳播的考題常有重疊之處,同時很多概念是適用於許多題型的,所以一定要好好重視自己寫過的的考古題,把它看熟,在考試時看到類似的題型就可以不用想立刻浮現自己的答題架構。
6. 答題篇幅拉大:答題時申論題要有一定的份量才足以獲得一定分數,然而在改考卷的三分鐘之中,老師其實並沒有時間真正去算你寫了多少字,所以你要想辦法讓自己的份量好像看起來很多,讓老師滿意。常見的方法就是縮排,讓自己的行數好像寫的很多,另外就是把考古題背熟,在不用想的狀況之下自然文思如泉湧,寫的會比一般人的篇幅來的更多。但也請注意,即便寫的多,真正重要的關鍵仍是要寫的「有層次」、有一定的架構,而非雜亂無章的答題方式。
7. 論述方式:我認為考傳播所最難的不在於了解眾多理論、看很多的書,而在於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達的有條不紊,因此如何寫出好的「論述」反而是最重要的。一般而言,要使論述看起來有層次最普遍也最簡單的方法是「下小標」,然後藉由正反並陳的方式說明此一概念,然後提出結論。而我有時也會利用一種常見的論文寫法,此一寫法如下:首先, …… 其次 …… ,最後 ……. 。綜上所述 …….. 。當然,這只是一種參考。各位在寫每週一問找資料時,也可藉機模仿一下那些學者的論述方式,如果你急著想看的話可去媒改網站參考一下那些老師寫的文章。然後記得寫考卷時要運用較學術性的字眼,例如文化政治、意識型態、迷思、霸權等等,並且要自稱「學生」及「考生」。
8. 不要把補習班講義背太熟:戴老師的講義編的極好,但請不要把他的講義當作聖經,背的滾瓜爛熟,因為這樣你在考試時寫的就會是全是講義上的東西,沒有自己融會貫通的思想,同時會產生好幾十人答案都類似的情況。因此,建立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性是最重要的。有些沒補習的人(雖然少,但還是有,像我國文系的學長姐完全沒補習今年也考上政大跟師大),由於完全沒看過補習班講義,因此反而能因寫出跟補習考生完全不同的答題風格而獲得改卷老師青睞。這其中的關鍵,仍在「自我風格」的塑造。
9. 乖乖聽戴老師的話:我知道大家為了考上理想學校都會很著急,但是要考上的關鍵除了自己努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聽戴然老師的話。老師已執教十幾年,經驗豐富,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因此,一切請聽他的話來行動,什麼時候該寫東西就乖乖的作,什麼時候該組讀書會就什麼時候組,他說的話才算數,如果你還有多餘時間的話(例如你是英文系,可省下唸英文的時間。)再考慮拿這些時間來作別的事情。
10. 多報一些學校:考試時運氣實在是太重要的因素,往往正取跟備取的分數也相差不到十分,因此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多報一些學校好。而且大家也不用因為師大要考研究法就不報師大、臺大是新聞所怕自己新聞學不強就不報臺大,我要跟各位說的是,完全不用怕這些東西!以研究法為例,我自己也是到考前三天才開始把趙老師的研究法講義拿出來看,整理了一份小小的筆記,而我詢問沒有補習唸書時間比我多很多的同學,他的情況也是如此!而雖然我考師大時雖然研究法完全不會寫,但分數反而還不差,至少不會輸別人太多。因此我也相信,研究法很強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不必為了加考這一科就不報師大這間好學校。而以臺大新聞的新聞學為例,其實就算完全沒唸新聞學也不見得就會考的很差,只要你對時事有一定的敏銳度,常常注意重大新聞,多看報章雜誌的評論,應該還是能拿到一定的分數,也不會因為是專攻廣電的就一定遜於專攻新聞所的考生(像我今年新聞學有 65 分,還算可以)。另外臺大雖然極度重視英文,但若你社會學具備一定的實力,我想多少是可以彌補英文能力的不足的,因此,希望大家還是可以多多報名一些學校,畢竟有報有希望,除非你確定那間學校你完全不想念。
11. 不要放棄任何一科或題目:研究所考試是絕不容許放棄任何一科的,因為考的科目也不多,同時雖然專業科目高分的人分數差不到哪去,但是放棄的人跟有準備的人分數還是會差很多很多的,所以請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科,就算是英文也一樣,就算這科真的實力不如人,起碼也不要讓它輸太多但完全無法挽回的程度。另外,考試有不會寫的題目一定要掰,能掰多少是多少,千萬不要空著,也不要跳著題號寫。不要想說這一題不會寫把時間留在其他題上拿更多分數,這是不太可能的。花很多時間在其他題上面分數不會多上幾分,但一題沒寫 25 分就這樣沒了,所以不會寫一定要掰,況且你不會寫大概也沒幾個人會寫,千萬不要放棄,因為傳播就是問些生活上的東西,你不會寫就用自己的經驗去答題,最少能獲得一定分數。
四、 讀書會
是在大概九月下旬吧,很乖的聽戴老師的話說要組讀書會時才去參加讀書會。讀書會最大的功用就是「綜效」,通常我們讀書會採「主題」的方式,一個星期討論一個主題,例如數位電視、 3G 手機等等,然後成員(五個人)開始去找資料,並在下週印給大家分享並報告。有時候我們會分配一本書(如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讓大家分章節看並印大綱及口頭報告,這個方式很有效,因為你自己也在報告的同時整理出了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在每週一問的作業開始後,我們也會在每週一問批改發還後由我負責將大家的每週一問印給所有成員,並且討論。在十二月後我們會規定每天要寫兩題的考古題,然後統一由我拿給老師批改,發還後再互相討論,這種互相督促的效果確實收到了很大成效。因此,理想的讀書會可使每個人的實力提高很多,藉由讀書會運作也擁有情感扶持的功能,這種「戰友」的情誼更是支持自己繼續努力的一大利器。
五、參考書目及網站
以下是一些推薦的網站及書籍,大家可參考一下。
1. 網站: (有打*的特別重要)
˙ *自己最想就讀的念的學校的網頁
• 中華傳播學會: http://ccs.nccu.edu.tw/
• 拓樸產業研究所: http://www.topology.com.tw/TRI/
• 聯合新聞網數位誌: http://mag.udn.com/mag/dc/index.jsp
• 媒體小舖: 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 公視數位電視岩花館: http://www.pts.org.tw/~rnd/
• *媒體改造學社: 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
• *傳播學生鬥陣: http://www.wretch.cc/blog/scstw
• *數位之牆: http://www.digitalwall.com/
• *新聞學研究: http://www.jour.nccu.edu.tw/mcr/index.html
•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 http://www2.ncl.edu.tw/
2. 期刊:
• 新聞學研究
• 廣播與電視
• 傳播文化
• 當代雜誌
• 數位時代
• 動腦雜誌
• 目擊者雜誌
• 新新聞週刊
• 資訊社會研究
• 商業週刊
3. 書籍:
A.傳播理論
• 《 大眾傳播理論》 林東泰著:適宜入門,但個人覺得有點雜亂,同時有些地方頗有爭議,建議可參考新聞學研究 余陽洲 老師對其之批評,但最後一章有關網路的必讀
• 《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Tankard 著 羅世宏譯:在心理學層面講的很清楚,可與翁媽書互補
• 《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翁秀琪著:必讀,非常適宜上手,也能清楚的概括出理論重要之處,不過建議從第三章開始讀起
• 《傳播理論》 Littlejohn 著 程之行譯:不適宜當作入門讀物,宜有一定基礎在翻閱,這本書擁有非常獨到的見解,而其第一章對於傳播理論的分類方式可稍加閱讀,考題有時會出。最後一章對於傳播理論當前的趨向也可加以瀏覽。
• 《「特新」大眾傳播理論》 Mcquail 著 陳芸芸、劉慧雯譯:不適宜作入門閱讀,特色是有很多的圖表及列點歸納,且收羅萬有。第一章的緒論部分有幾個圖表很常考(如媒介取向與社會取向的媒體分類是今年輔大的考題),宜應注意。另外第二十章傳播學門的狀態也可閱讀。
• 《大眾傳播理論》 李金銓著:適宜入門,採取較「鉅觀」的層次說傳播理論。不特別注重個別傳播理論的闡述,而是就其學術源流及脈絡來分析。傳播帝國主義一章為其所長,可參考之,此書可與 羅世宏 老師 和翁秀琪 老師那兩本書交相參照。
• 《傳播批判理論》 張錦華著:必讀之批判理論介紹著作,尤其是第一二章把量化和質化研究的分野闡述的相當清楚,還有對於傅柯、葛蘭西、阿圖舍的的理論都講解的相當詳盡,非常推薦!
• 《臺灣傳播學的想像》:敘述各傳播領域的發展源流及現況。我推薦第三章本土新聞概念的演變,第四章傳播教育的回顧及願景,第七章想像語言:從 Sassure 到臺灣經驗、第十六章媒介產業經濟分析、第十八章傳播政治經濟學在臺灣的發展、第十九章傳播全球化研究在臺灣、第二十一章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辯
• 《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 John Storey 著 李根芳、周素鳳譯:將文化研究諸相關理論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呈現出來,許多學長姊也強力推薦此書
B.電媒:
• 戴 老師的講義
• 《大匯流》 Thomas F. Baldwin D. Stevens McVoy Charles Steinfield 著 謝奇任 唐維敏 甘尚平譯
• 期刊雜誌
• 研討會論文
• 以上所列相關網站
C.社會學
• 《見樹又見林》:非常良好的入門書籍,可深刻了解社會學的宗旨及目標
•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必讀之書,強調臺灣本土的社會化研究,同時提出了許多社會學新興的理論,同時在「社會制度」一章講的特別詳盡
• 《社會學》 Smelser 著:詳盡的說明社會學理論,不過缺點是以美國社會為主,因此是一本純粹學習西方社會學理論的書籍
• 《社會學》 謝高橋著:可與 Smelser 的書參照,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不過可能較為難懂
• 《社會學理論》精簡版:用簡要的篇幅詳盡介紹了每一種社會學流派的理論,很適合傳播所考生用來速成對於社會學理論的認識
• 《社會學理論》 蔡文輝著:應該是市面上最好上手的社會學理論書籍,簡單易懂,通常傳播所的社會學不至於出到太難。
• 最重要的仍是消費文化跟全球化一塊,請努力把這部分弄懂
以上是我的讀書心得,各位學弟妹仍有疑惑的可去我的留言版留言,或是寄信到我的信箱,我會盡量回答的,另外請盡量在我的留言版發問,我會把答案挪到網誌上,讓所有人都看的到,若是寄信給我我也會挪過去,方便大家瀏灠囉。若不想要的話就跟我講一下,謝謝,祝各位學弟妹都能金榜題名。以下是我的留言板。
|